
产康行业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,门店光靠“等客上门”已经不够了。如何让客户不仅愿意留下来,还主动帮你介绍新客户?关键点其实藏在门店管理的细节里。今天咱们就聊聊,怎么通过产康门店管理系统和科学运营,把客户变成“铁粉”,甚至帮你带来源源不断的新客源。
很多产康门店的问题在于,服务太“标准化”,客户做完项目就走人,连朋友圈都没加。其实产后1-6个月是关键期,客户的需求是分阶段的:刚生完可能急着瘦身,3个月后可能关注盆底肌修复,6个月后开始想塑形。这时候,阶段式产后关怀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比如用产康门店管理系统的“客户旅程设计”功能,把服务拆成“黄金7天”“黄金30天”“黄金90天”计划。刚出院时送一盒定制月子茶,附上手写关怀卡;30天回访测腹直肌分离度,免费调整方案;90天邀请回店做形体评估,送专属塑形课。这些动作不是为了推销,而是让客户觉得“你比我更懂我的身体”。当她发现你连她自己都没注意的细节都记着,自然愿意留下来。
美盈易的系统里有个“客户生命周期管理”模块特别实用,能自动提醒门店什么时候该跟进,连话术都预设好了。比如客户做完骨盆修复后,系统会推送“核心肌群激活课程”;做完腹直肌修复后,推送“体态管理私教课”。这种“无缝衔接”的服务,能让客户觉得“你一直在陪我变好”,而不是“做完项目就拜拜”。
很多门店以为“办卡送礼”就是活跃客户,其实真正的专属运营是“让客户觉得你只服务她一个人”。比如用产康门店管理系统的“客户标签管理”,给每个客户打专属标签:哺乳妈妈、二胎宝妈、职场辣妈……不同标签推送不同内容——哺乳妈妈收到催乳食谱,二胎宝妈收到大宝二宝相处指南,职场辣妈收到办公室拉伸教程。
美盈易的系统还能做“1对1专属服务群”,群里只有客户和她的专属顾问。客户问问题,顾问秒回;客户晒照片,顾问点赞;客户吐槽老公,顾问陪聊。这种“私域陪伴”会让客户觉得“这家店比我老公还懂我”。当她遇到产后焦虑时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;当朋友问产康推荐时,第一个说的也是你。
另外,系统里的“积分体系”也能玩出花样。比如消费攒积分换产后修复仪,转介绍攒积分换私教课。积分不是冷冰冰的数字,而是“你为我做了多少”的证明。客户为了攒积分,会主动拉闺蜜来体验,甚至自己复购时都想着“多攒点给娃换尿布台”。
很多门店还在用“低价体验卡”引流,但客户买完卡就不来了。为什么?因为她觉得“你只是卖我个项目,没告诉我怎么用”。这时候,产康疗程计划制定就特别关键。比如客户产后42天,腹直肌分离3指,你可以给她做“30天修复计划”:前10天仪器修复+手法,中间10天居家训练指导,后10天巩固塑形。每天在系统里记录她的数据变化,每周发对比图给她看进步。
美盈易的系统有个“疗程可视化”功能特别好用。客户在手机端就能看到自己的修复曲线、数据变化,甚至顾问的点评。这种“看得见的进步”会让客户更有动力坚持。当她看到自己从“分离3指”到“分离1指”时,会主动在朋友圈晒图,还会问“下一阶段做什么”。这时候你推个进阶课程,她自然愿意买单。
不是所有客户都值得你花同样精力。用产康门店管理系统的“客户价值评估”模型,可以把客户分成ABCD类:A类是“高消费+高转介绍”,B类是“高消费+低转介绍”,C类是“低消费+高转介绍”,D类是“低消费+低转介绍”。对A类客户,你可以送年度产康卡+私人健康顾问;对B类客户,重点推进阶课程+转介绍奖励;对C类客户,邀请她当“体验官”带朋友来,给她免费项目换积分;对D类客户,适当减少服务频次,把精力留给更有价值的客户。
美盈易的系统里还有“客户画像分析”,能自动算出每个客户的消费周期、偏好项目、转介绍概率。比如有个客户每月都来做骨盆修复,但从来没转介绍过,系统会提示你“她可能缺个转介绍的理由”。这时候你可以送她一套亲子瑜伽课,说“带闺蜜来,你们一起练更有趣”。她一试,发现闺蜜也需要产康,自然就转介绍了。
以前产康门店靠手工记录客户信息,现在用产康门店管理系统,所有数据都在系统里:客户什么时候来的、做了什么项目、花了多少钱、转介绍了谁、对哪个顾问最满意……这些数据不是用来“监控员工”,而是用来“优化服务”。比如系统显示某个顾问的转介绍率特别高,你可以让她分享话术;显示某个项目的复购率低,你可以调整方案。
美盈易的系统还有个“智能预警”功能,比如客户超过15天没来,系统会自动发关怀短信;客户生日当天,系统会推送专属优惠。这些“自动化关怀”不会让员工觉得麻烦,反而能让客户觉得“你一直在”。当客户觉得“你比我还上心”时,自然愿意留下来,甚至主动帮你介绍新客户。
其实产康门店管理没那么复杂,关键是用对工具、做对动作、给对温度。用产康门店管理系统把服务拆解成阶段,把客户当成朋友,把数据当成指南,你就能让客户不仅愿意留下来,还主动帮你带新客户。毕竟,好的产康不是“我卖你买”,而是“我懂你,你信我,我们一起变好”。